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海內外志工綜合心得】103級鄭淑仁







此文作者參加過各式各樣、而且本人都算不出來到底幾團的志工團,所以這篇文章不談如何申請、不談組織、個人、國家,而是談論參與志工過程的所見所感,和參與志工應有的心態。

當志工是一種認識世界非常好的方式,但在我跑過國內外志工之後,想對其中的一些亂象提出一些疑問以及針砭;供學弟妹參考,希望學弟妹在貿然前往之前,也能夠好好思考做志工之於自己的意義為何。

先說說亂象,當志工,不是去玩的、不是讓你洗經歷的、不是讓你覺得好像長假很無聊,所以塞點什麼好了的填充物、不是因為好像很多人都有去,所以我也要去、更不是用來做個人形象的提升,好讓別人覺得你好像很勇敢、很有愛心;以上各種理由,我統稱為心懷不軌,因為這樣的心態,一開始就錯得離譜,而且以我從大學開始做志工的經驗,無論國內外,保守估計有50%以上的人,就是我以上統稱的心懷不軌,說穿了根本就不是去當志工的,而是以一種有錢有閒的姿態,去消費更為弱勢的國家或是族群,不但不負責任,而且殘忍,套一句口白,就是讓人覺得: 「簡直賤爆了。」

如同前文所述,我覺得這樣的人至少有50%。沒有好好設定過自己的價值觀、對自己的教學不負責、甚至在國外用對方聽不懂的中文,嫌棄對方的生活環境或是條件,以為別人聽不懂就沒事,心態上完全不正確的志工。以上這些事情,又特別容易發生在國際志工,因為國際志工多為短期、距離又遠,回國後志工不需要負什麼責任。但是價值觀沒有調整,沒有以當地人生活的角度出發、卻最有可能會因為一句無心的話,或是一個無心的動作,讓當地人更感覺到自己的弱勢,更感覺到自卑、受到永久性的傷害,而所謂之「志工」卻開開心心拍拍屁股就走了,不留下一片雲彩。為求描述鮮明,以下我用幾個小故事,談論幾個當志工的重要心態。

[立意]

我曾問過一位學生為什麼要參加志工團,一開始他的回答很模糊,之後才說是為了讓履歷看起來有公益活動,會好看些。學弟妹們,如果你們的立意是如此,那真的不要來當志工了,因為在這樣的基礎下,以下所謂的同理心、價值觀調整、和真正融入當地生活等,對你的意義和印象都是不深刻的,而且你也沒有辦法用心做到。出發點錯了,在心理等的就只會是志工時數、或是最後那一張證明你好像很有愛心的紙,而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出志工,非但不會快樂,也會為原本在社會價值觀中就相對弱勢的族群們帶來傷害,甚至我必須不諱言的說,你就是在用錢消費他們,利用他們購買你自己完好的形象,所以,與其消費別人購買一個外在的形象,不如花時間去增強自己的其他能力吧。

[價值觀]

有次志工出在柬埔寨的孤兒院,已經和孩子混熟了幾天,孩子們很喜歡志工,於是開始就地取材,編草手環給我們,志工們都驚異於他們熟練的技藝,小至5歲的孩童,都可以用不同的草編出各式大大小小的手環;氣氛正好,我們也正忙著學做手環,此時,有一個志工問了…“Was this your mom taught you?”我們在孤兒院,他們沒有爸爸媽媽,氣氛瞬間凍結。

這是一個無心之過,我不知道那孩子難過了多久,有表現出來的,是接著三四天沒有說話,然後只在我們最後接近離開的時候告訴我關於她想要脫貧的小小夢想。如果我們在做志工時,不好好的從對方的角度思考所要說出口的話,帶給對方的,就有可能是傷害。

[負責]

志工團出隊的形式形形色色,可能是物資運送、老人照護、協助興建基礎設施…但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是課輔、或是營隊。關於營隊,往往可以在短時間裡面和孩子們建立感情,你可能會在孩子們的記憶中,以一個xx姊姊或是oo葛格被記憶,營隊的目的只是陪伴,所以需要做到負責的部分,就是不要隨便答應孩子們你們還會回去(除非,營隊的地點很近、或是你們真的會回去)因為孩子是真的會一直等一直等等到你回來,當然,離開時也不要給孩子任何你們的聯絡方式,因為他們可能會想盡辦法找到你;課輔需要注意的地方又比營隊更多,我曾經在帶課輔的時候發現有人因為掌控不了場面,就索性一直帶孩子玩遊戲,在對方就是因為教學資源不足,所以才需要志工課輔的情況下,讓孩子一直在課堂中玩遊戲,無異於火上加油(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原來上課一直不配合就可以玩,真的不是好印象)。無論是在國內、或是國外,我都覺得只要是定位在「課輔」就要有身為老師或是助教的自覺,好好地替孩子們上一堂課,盡全力控制場面,即便真的失控到不行,也要尋求當地老師協助,至少不會帶來上課玩耍的負面影響。

最後,希望各位不要只是把志工當作是一種體驗、或是旅遊,當志工需要更多的同理心、更謹慎小心的態度,而不僅是個人心靈上的滿足,希望在志工一行過後,雙方都能夠有所收穫,雖然志工可能讓我們只是過客,但是希望是能夠為彼此的生活帶來正面影響的過客。

有任何問題歡迎寄信至 tifasharon@gmail.com 鄭淑仁

沒有留言: